在兩性戰國論壇有一篇話題是提到戀人最愛是自己,網友Leon提到:
人是慾望的主體(關於這個定義,唸過結構主義以後的哲學發展的網友先別挑剔),總在尋找能夠滿足(或不滿足)慾望的對象物。而戀人,可能是人存在世間最特殊的一種慾望投射物了,對方是一面鏡子,他/她的存在,其實是反應了你的期待、妒羨、匱乏、不安……..,對方越能映照出你慾望成分,對方越能讓你將他/她想像成完美戀人,對方越是完美,越能回應『我是這麼孤獨而特殊的存在在這世界上,而他/她證明了這件事』這個對每個人來說的核心慾望,對方也就變得更不可替代(因此緣分`命運這些字眼便開始棲身而上)……。
嗯,對方其實就是一面鏡子。你愛上的,其實是你自己的身影,當對方現身,其一顰一笑,一言一止都開始發揮折射功能,你的慾望算盤開始清算有多少投射回饋到你自身時,要小心,情愛開始發動了,這種動力我認為沒有一個人逃得過,只是,我們不知道的是,戀人最愛是自己。
「慾望」的解釋…..簡單地來說,我會暫時將其定義成「人對其所處世界之想像關係之心理再現」(雖然這個定義大概沒有人覺得簡單白話)。
慾望是多重的,但有一種慾望可能是對人最具召喚力量,就是在「荒涼世界裡證明自己是特殊而獨特的存在」這種慾望。這種慾望的滿足,最普遍但對每個人都具特殊意義的就是來自情愛。
慾望會讓符號產生意義(要小心,意義不一定是你自己產生或獨有的,一堆在妳之前的意義會趁此欺身而上,比如說瓊瑤或羅曼史小說開始攻堅妳的心靈),而符號會建構新的慾望(要小心,慾望也不一定是你自己產生或獨有的,一堆在妳之前的套裝慾望會趁此欺身而上,比如說瓊瑤或羅曼史的意象開始成為你的願意採購的商品),戀人就是符號機器,當對方身為一個可以回答你特殊性的符號出現時,對照之鏡的戲局就開始了。
不過,我想說的是,其實情愛沒妳/你想像的這麼偉大,「對方無可或缺」 這種慾望其實是自我建構的,理解到戀人最愛的是自己,是健康情愛的開始。
這樣的觀點,表面上看起來有助於將理性抽離於感性之上,但把情感這件事以物質層面的欲望看待,容易造成偏頗。愛其實並不需要欲望,物質層面只是幫助我們體會自己的存在,而愛是超越物質層面的體驗。
以新時代(New Age)的說法來說,宇宙中除了愛沒有其它的事物,祂是最純粹、最無私、最偉大的意念及能量,能創造一切美好的事物。但如果只有愛沒有其它的東西,根本無法體驗,所以必須有一些不是愛的東西的存在,才能讓我們體會什麼是愛,什麼不是愛。例如我們會創造出恐懼,有了恐懼的可怕我們才能知道愛的美好,物質實相所有的事物其實都是愛(與恐懼)的延伸,包括欲望。
網友Leon的看法中,欲望所產生的意義與彌母(meme)的觀念(Richard Dawkins,《自私的基因》)很像,彌母指的是諸如語言、觀念、信仰、行為方式等的傳遞過程中與基因在生物進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基因)相類似的那個東西。和基因一樣,在文化進化的過程中,彌母間也會相互競爭,它們會自私地、不顧一切地選擇對自己有利於傳播、複製、進化的載具,所以是彌母的選擇驅動著觀念的進化,而觀念的進化必須有助於彌母的自我複製,而不是有利於載具基因的自我複製。
很無奈地,我們只是欲望的載具,目的只是為了讓欲望的意義繁衍下去,但是這些意義其實是可以選擇的,我們只是錯把意義當成自己,認為拋掉意義就等於丟掉自己,是恐懼玩的小把戲,但恐懼的目的其實是讓我們發現愛,愛是一種體驗自己是誰的過程,一旦超越了恐懼,我們就能體驗愛了。
愛其實是能夠在戀人面前做自己,愛沒有條件也無須批判,愛對方並不是愛他們的外貌、想法、行為及情感,而是和她在一起,世界變得和別人在一起特別不一樣,因為她愛我,我在他面前可以全然地做自己,我愛她,所以我也願意讓他做自己。愛的體驗是讓獨特個體體驗到全然的一體,「戀人最愛是自己」的繆誤是「愛是不會分彼此的」,一旦分彼此,恐懼便會出現,愛即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