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同人很少關注於有關「致富」的知識與學問,這與我個人的基本價值觀有關。我相信要追求生命的美感並不在於物質生活享受,而是如何在生活中用心體會如何提昇生命的層次。
不過,同人在近幾年來的生活經驗卻展現截然不同的觀點。生活中物質層面的匱乏總是讓生活變得不真實,偏向精神層面的高調常令人感到空洞與不安,如果生活連基本的三餐都無法得到溫飽,又如何能夠提昇我們生命的層次呢?
看起來要同時追求生命的美感與真實是困難的,但從同人前一陣子閱讀的《失落的致富經典》所傳達的觀念來看,生命存在的意義是為了成長,致富其實是讓人們「獲得所有可能成長機會」是不可被剥奪的權利。因為致富可以讓人無限制地自由使用有助於完全展現其心智、精神與肉體的一切事物。
這本書提到,渴望致富是值得被稱許的一件事。因為那代表我們渴望擁有更豐富、更完整、更充實的生命,而不希望獲得更充實的人生的人其實是不正常的。這樣的觀點實在令人感到雀躍,因為它正象徵了致富的意義非凡。
致富的法則
但問題是我們該如何致富呢?本書認為致富是一門科學,獲取財富的過程是由某種特定的法則來掌控,任何人只要學會並遵守這些法則,就必定能夠致富。那麼致富的法則又是什麼呢?本書提到必須以正確的方式來思考,才能依照正確的方式行事,而要以正確的方式來思考,就必須要能不受表相影響而去思考真相。
當我們看到貧窮的表相時,如果我們沒有辦法洞察世界只有富足的真相時,就會受到這個表相所影響,活在貧窮的世界當中。我們的思想其實具有創造的能力,可以創造我們想要創造的事物、擁有我們想要擁有的東西、可以成為我們想要成為的人,只要我們拋開所有的懷疑與恐懼,我們的想法將會成真。這正是每個人都可以得以致富的「秘密」所在據說本書即為朗達.拜恩所著《祕密》的原典之作。。
因此,渴望致富的想法會為我們帶來財富。然而,靠競爭的思維所獲取的財富是永遠無法令人滿足,也無法長久。因為別人隨時可以用相同的方式來爭奪它們。我們必須跳脫競爭性的思維,不應該存有「供給有限」的想法,這樣才能用創造的方法來致富。
否則,一旦當我們認為必須要抑制世上的金錢被少數人控制或壟斷時,我們就掉入了競爭性的思維,並在當下失去了創造的力量,更可怕的是,這樣將會阻擋了宇宙已開始為我們進行的創造活動。
思想創造財富
跳脫競爭性的思維並不是代表追求不勞而獲,而是透過「給予更多價值」的方式來致富。本書提到在交易的時候,我們不一定要提供比市場價格更低廉的商品或服務,但我們可以為交易對象創造更高的價值。當我們能夠給予他人所付出的金錢還要更大的實用價值時,我們就能透過交易讓他人的生命得以提昇,這也就展現了致富的意義。
運用思考來致富,並不是讓財富從空氣中無中生有,出現在我們眼前。而是在心中具體而完整地描繪出致富的願景,在加上信心與決心來達成心願。在思考或言談時,都要絕對確信我們必定能夠達到致富的目的。而信心來自於感謝,因為懂得感恩的人會不斷期待有好事發生,這期望將會成為信心,讓我們更堅定信念,以實現渴望致富的心願。
除了用信心與決心來支持致富的願景外,我們還必須運用個人的意志力,來將思考與行為集中在對致富有益的事物上。書中特別強調,意志力應該用在要求自己去想或做的事情上面,而不該將它投射在自己以外的人、事、物上面,這樣才能讓我們用正確的方式來致富。
書中提到如果想要致富,就不要花時間來研究貧窮或是把焦點放在不幸的事物上,這樣只會助長它們的氣焰。因為當貧窮與不幸的圖像進入我們心中時,我們就會受到這些意象的影響,而就會沒有空間容納那些會使我們變得富有的心靈圖像。
如此一來我們根本無法幫助那些窮苦的人,而是要想辦法讓那些人心中充滿代表財富、富足、以及可能性的圖像,並且讓他們建立起拾獲的信心與決心。換言之,他們所需要的不是施捨,而是心靈的鼓舞。
致富的行為準則
依據創造性的致富思維,只要具體而明確地描繪出心中的願景,並且運用意志力來堅定信心與維持信心,這樣就能創造出我們心中想要的財富。不過,本書提到如果我們沒有按照法則來採取行動時,即使財富送到我們面前,也會因為準備不及而錯失致富的良機。
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因此期待獲得財富自己卻不付出努力是不切實際的想法。當有人送來我們需要的東西時,對方會要求我們拿出相對等值的酬勞來交換,因此想要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唯一的方法就是給對方想要的東西來交換。
因此,要開始為未來能獲得所想要的做好準備,書中提到我們必須「現在」就積極地採取行動。不管我們採取什麼行動,都必須和我們所從事的工作與環境有關,並且只能在當下所在之處所採取行動。
不管我們所採取的行動多麼微不足道,都要懷抱著我們的願景,並運用信心與決心的力量貫注在行動當中,那麼就會讓我們的行動變得有力而更有效率,而增加我們致富的成功機會。
這本書認為我們必須經常傳達「提昇生命」的印象,不斷地提昇自己,同時也在過程中影響到所有與我接觸的人,讓他們的生命也能夠提昇。要相信自己是個創造中心,讓所有與我互動的人可以讓生命更加完整。
書中也提到了,要自然而然地傳達讓生命提昇的訊息,必須堅持「我正在不斷成長中」的信心永不動搖,並且以這樣的信心激發熱情、採取行動。不管我們做任何事,都要確信自己是不斷提昇的人,而且也不斷地幫助他人提昇。
結語
這本書一直不斷地重複簡單的法則,來傳達如何致富的方法。認為只需要在心中清楚地描繪致富的願景,運用意志力來堅定信心與維持信心,並積極地在當下採取有力而有效率的行動,就可以達到致富的目的。而其背後蘊涵的道理其實很容易理解,就是運用積極而正向的思想來使自己不斷地提昇,讓自己的生命更完整,以達到人生的真、善、美。
然而,簡單的法則與容易理解的道理大道至簡,誠然如《易經繫辭傳》所言:「乾以易知,坤以簡能。易則易知,簡則易從;易知則有親,易從則有功;有親則可久,有功則可大;可久則賢人之德,可大則賢人之業。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也」,真理總是如此簡單與容易。往往最容易使人困惑。因為它和我們過去的觀念總是存在矛盾與衝突,要全然相信它真的不容易,相信這本書的許多讀者會問,照書中所說的方法去做真的能夠成功致富嗎?
同人並無法得知這個問題的答案,因為畢竟我並沒有成功致富,獲得財務自由。不過,我對這本書所提到的觀念並不陌生,因為它和我所認識的新時代思想的觀點是完全相同的,我們可以用思想來創造我們想要的東西,這正是符合賽斯資料中最具代表性的一句話:「你創造你自己的實相」。
因此,這本書所傳達的觀點對同人而言,並不會產生觀念上的衝突與矛盾。事實上,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收穫是喚醒我以前就認識的真理覺知,讓自己跳脫競爭性的思維而回到具有創造力的世界。
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同人正好面臨工作環境的轉變,加上選前政治議題的延燒,讓同人沒有太多的心思來投稿新文章。不過當邀稿者好心地告訴我「或許沉澱一下也不錯」時,我突然心血來潮地告訴她:「能夠給他人希望是最富有的人。」之後她向我表示從來沒有人這樣對她說,讓她覺得倍受鼓勵的感覺真好。
這段對話過程讓同人體會到,創作的目的並不只是為了得到稿酬的回饋,更重要的是用心地分享自己在軟體開發及專案管理上的經驗,為讀者創造價值。這些文章並非單純地說出我知道什麼,一方面也是藉此機會進行省思來發現創造性的觀點。
如果只是為了表達我過去的所知,文章題材很快就會耗竭,因為沒有新東西出現再多的主題也將會山窮水盡。而不斷地創造新事物不但可以讓自己提昇,同時也可以幫助他人成長。
相較於這樣的體會,在網路上的談論政治事件就沒有太大的意義了。同人本來以為我們可以從觀點的互異,激盪出有深度的觀點。然而,討論最後總是演變成針鋒相對的指責與各說各話,這樣只是讓人不斷地落入想要掌控他人競爭性的思維當中。
雖然我認為關心政治並不是壞事,但對於意見不同的對象總是喜歡用教條式的政治語言來發動攻擊,實在是令人難以跳脫競爭式的思維。不過,我們還是可以選擇不要浪費時間在這種沒有意義上的事情呀。
自動引用通知: 同人的生活派對 » 專業認證的價錢與價值
自動引用通知: 同人的生活派對 » 生命超越頭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