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在〈秘密花開的感動〉這篇文章中,曾經提到:
眼鏡小乖紅喇叭說:「只要你相信魔法,就一定會有魔法。一旦你使用了魔法,就會變出更多的魔法。一旦你變出了更多的魔法,你就真的會擁有魔法」這段話非常符合新時代思想的「信念創造實像」、或是《秘密》吸引力法則的心想事成,同人在看到這段演出的時候,腦中所呈現出的影像則是塔羅大秘儀那位法力無邊的魔術師。
當時同人已經從舞鈴劇場令人動容的表演中,看到一些角色和塔羅牌大秘儀有關。當然,這並不代表舞鈴劇場的表演或是幾米的畫作是以塔羅牌的方式去詮釋《秘密花開了》或是原作《失樂園》。而是因為舞鈴劇場和幾米的作品所要表達的意向是「原型」,這些原型正是塔羅牌的象徵所代表的意義。
後來同人又發現更多《秘密花開了》的角色和塔羅牌大秘儀的象徵之間的關連。當看過從圖書館取回預約到館的《失樂園》前三集之後,我又從書中發現更多塔羅牌大秘儀的象徵,於是在驚奇與興奮之餘,以這篇文章來分享從塔羅牌的象徵看《秘密花開了》。
體驗人生的驚奇
在幾米畫筆下的眼鏡小乖和粉紅小象,是一個看不見世界,卻能夠用全身的細胞去感受世界微妙的變化,她們無所畏懼地體驗人生的驚奇。在看到下面這段話之後,同人認為這兩個角色和塔羅牌大秘儀當中的愚人牌有關。
粉紅小象看不見,眼鏡小乖也看不見,他們最喜歡在懸崖邊玩盪鞦韆的遊戲。他們看不見白雲也看不見烏雲,看不見天空也看不見深淵,危險的懸崖在她們想像中是歡樂的天堂。(幾米,2005,《失樂園 I 寂寞上場了》,p.15,大塊文化)
同人看到這一段終然恍然大悟,原來眼鏡小乖和粉紅小象所詮釋的正是愚人的理想主義。理解了這一點,下面這段話就更清楚它所詮釋的意義了。
眼鏡小乖有一幅漂亮的彩虹眼鏡,可惜她看不見。粉紅小象也有一幅漂亮的彩虹眼鏡,可惜她也看不見。她們看不見對方漂亮的彩虹眼鏡,卻知道彼此的心都像彩虹一樣美麗。她們早就決定放棄用眼睛去了解這個世界。她們得到了一個結論:世界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舞鈴劇場,2011,《秘密花開了》,【眼鏡小乖和粉紅小象】,2010花博舞蝶館)
愚人不是真的愚蠢,塔羅牌大秘儀的愚人只是不被經驗控制,而是勇於追尋自己理想的國度,即便是前方是危險的懸崖,也絲毫不擔心或是懼怕。正如在《失樂園 I 寂寞上場了》對「眼鏡小乖和粉紅小象」的最後評語:
眼鏡小乖看不見,但她不是一個盲小孩,粉紅小象也看不見,但她也不是一隻盲小象。她們只是看不見殘酷與醜陋,美麗的世界卻盡收眼底。(幾米,2005,《失樂園 I 寂寞上場了》,p.24,大塊文化)
創造世界的力量
在舞鈴劇場演出的《秘密花開了》中,白小天和黑小夜是貫穿整場戲兩個對立的角色。白小天的世界是黑白的,因為魔鬼在他心裡。而黑小夜的世界是彩色的,因為魔法在他心裡。當黑白世界遇到彩色世界,魔鬼和魔法的對話就變得十分有趣。
白小天:下雪了,白色的雪讓黑夜變得更寂寞了;黑小夜:下雪了,黑夜讓白色的雪變得更美麗了。
白小天:森林是黑白的;黑小夜:城市是彩色的。
白小天:這是黃昏之後的黑暗;黑小夜:這是黎明之前的黑暗。(舞鈴劇場,2011,《秘密花開了》,【白小天和黑小夜[一]、[二]】,2010花博舞蝶館)
黑白世界和彩色世界的對立,代表了兩種典型的力量創造不同的實相;一個是魔鬼,另一個是魔法。如果人選擇相信心中的魔鬼,就會創造出「世界是黑白的」實相;選擇相信心中的魔法,則會創造出「世界是彩色的」實相。很明顯地,這兩種力量的對立,正好和塔羅牌大秘儀的魔術師和惡魔這兩張牌有關。更有趣的是,以偉特牌系來看,在它們中間,正好是力量這張牌;這三張牌的數字,剛好彼此的差距正好是魔術數字七。
塔羅牌大秘儀的魔術師,正是代表萬事具備,只需要採取主動的行為來把心裡所想的東西創造出來;只要他心裡所想到的東西就可以創造出來,心中的想像可以無所限制,所以他的魔法的力量也是無窮盡的。
無盡的力量是源自認識內在的自己,就像塔羅牌大秘儀的力量所象徵的意義。力量這張牌顯示外在的剛強必然臣服於內在柔性所發揮的力量;只要是發自於內心的純潔與單純,就會產生出足夠駕馭凶猛獅子的力量。然而,如果受到外在事物的制約,力量的誤用就是惡魔這張牌所呈現的意義;這時候心中的魔鬼乃是受到想法框限與制約的影響,因而產生固著與僵化的力量。下面這段話正是表達以上的本質所在。
只要你相信擁有魔法,就會擁有魔法;一旦你使用了魔法,就會變出更多的魔法;一旦你變出更多魔法,就會知道你真的擁有魔法。(舞鈴劇場,2011,《秘密花開了》,【魔法之舞】,2010花博舞蝶館)
所以要得到幸福,你必須相信你有創造幸福的魔法,否則就很難不受到心中魔鬼的影響,認為世界是灰暗而沒有幸福可言的,也就是舞鈴劇場演出《秘密花開了》在最後眼鏡小乖紅喇叭所說的:
請一定要相信魔法,請一定要相信生命中的純真和美麗。你一定會找到你的幸福,你的金蘋果。(舞鈴劇場,2011,《秘密花開了》,【兔子嘉年華】,2010花博舞蝶館)
面對生命的苦難與孤寂
在舞鈴劇場演出《秘密花開了》的舞台中,同人認為叉叉熊和大樹人是非常關鍵的角色。他們代表了面對生命苦難和孤寂的角色。如果在這齣戲當中,沒有這些情緒的存在,那麼用來療傷和撫慰的愛就無從表現,更展現不出世界的溫暖和光明面。但不可諱言地,即使同人看完《秘密花開了》的表演,加上看網路上的影片重溫這場戲,仍然感受不出這兩個角色和塔羅牌的象徵有關連的地方。
直到同人看到《失樂園 I 寂寞上場了》和《失樂園 II 童年下雪了》對這兩個角色的詮釋,我才清楚看到叉叉熊很像塔羅牌大秘儀的吊人,而大樹人則是像是塔羅牌大秘儀的隱士。
叉叉熊從小就是受虐兒,他渾身是傷,如果你問他哪裡最痛,他會輕輕摸摸他的心。但世界上誰沒有受過傷呢?他堅持最痛的地方要用美麗的方式包紮。(幾米,2005,《失樂園 II 童年下雪了》,p.9,大塊文化)
上面這段話後半段並沒有在舞鈴劇場演出《秘密花開了》的舞台中出現,但同人從這句話看到叉叉熊和吊人之間的關連。叉叉熊在全身上下都受傷,但面對他的痛苦,卻以最浪漫的方式處理,就像是吊人倒吊在生命之樹上,卻沒有表現痛苦的神情一樣。
叉叉熊用美麗及想像快樂來撫慰自己受傷的心靈,讓他從美好中感受到他的心裡最幸福。正如同吊人以不同的角度來看世界一樣,亦即:
叉叉熊雖然受盡苦難,他仍然相信世界上有真正的幸福,不管眼前多麼暴烈殘酷,他總會看到隱藏在背後的祥和與美麗。(幾米,2005,《失樂園 II 童年下雪了》,p.15,大塊文化)
大樹人是一顆長得像人的植物,因為他缺少一顆心,所以他不是人。這個角色代表一顆樹的孤寂,他帶給所有人溫暖和希望,但黑夜來臨時,他也難免感到孤單寂寞。
大樹人雖然不是人,可是他卻帶給所有小朋友溫暖和希望。當黑夜來臨時,他一樣會感到孤單寂寞,但是誰會在乎一顆樹的寂寞呢?(幾米,2005,《失樂園 I 寂寞上場了》,p.101,大塊文化)
這個角色正如塔羅牌大秘儀的隱士象徵,站在最高處的懸崖上,提燈來照亮世人的迷惘。大樹人不想跟隨世人一樣迷惘,所以他拿掉一顆心正如同隱士的超越世俗人心的羈絆,從大樹人告訴叉叉熊的話語正顯示如隱士高潔的智慧。
叉叉熊為自己的受虐感到自責。
微風吹過,對他說:「這不是你的錯」
玫瑰花開,對他說:「這不是你的錯」
大樹人溫柔地將他抱起來,認真地對他說:「不管這世界如何殘酷卑劣地對待你,都不是你的錯。請你相信,黑暗的背面一定有光……」(幾米,2005,《失樂園 II 童年下雪了》,p.21,大塊文化)
上面的分享,讓同人體會到舞鈴劇場演出《秘密花開了》這場戲,讓我得的感動不只是它是童話,讓我們找到失落童年的感動,更讓我們體會到在生命中追尋幸福的快樂;即使面對世界的現實與殘酷,仍能讓我們用美麗的彩虹眼鏡去體會生命中純真美好的感動,得到屬於我們幸福的金蘋果。
這讓同人想到榮格在他自傳提到的「上帝的世界」劉國彬、楊德友譯,1997,《榮格自傳:回憶‧夢‧省思》,p.102,張老師文化,雖然現實世界存在殘酷與醜陋,我們仍可以選擇讓我們的心處在另一個國度當中去棲息。這樣我們會發現生命純真和美好的本質,只在於每一次用心體會生命的過程,而無需擔心轉眼消逝的美麗難以捕捉。因為只要快樂與愛的本質未曾消失,生命的美好與純真便會永遠存在;只是它們總是會以不同的面貎,在每一次以不同的方式再次與我們重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