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彙整: 思考

殖民進步論的自卑情結

從以上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來看,會認為「被殖民愈久,愈高級」的真相,恐怕是因為對自己文化價值感的低落,而需要藉助國外文化的權威來提昇自己的價值感,這種活在他人價值觀的心理是百分之百的昧於現實,讓自己長期陷於自卑的情況而無法自拔。這也讓我們發現,從平常柯文哲喜歡自吹自擂,或是在言語上表現對女性的歧視,他的自傲其實只是用來掩飾他內心自卑的行為。所以看到有些鄉民說:他只是把別人不敢說的話說出來。其實我們沒有必要去反駁它,因為這也是一種展現權威的表現,其根源也是自卑情結呀! 閱讀全文

分類: 心理, 思考, 新聞, 生活感觸, 閱讀 | 3 則留言

什麼人比其他人更平等?

這篇文章,只是要表達不要因為立場而放棄理性思辨。你可以偏好支持誰或不支持誰,但那不代表可以忽略事實的真相。服事真相是最重要的,否則你很容易活在扭曲的妄念之中;如果人皆平等,怎麼會有人比其他人更平等。少聽從別人的說法,多觀照自己理性的想法吧! 閱讀全文

分類: 思考, 生活感觸 | 發佈留言

突破團隊效能的瓶頸

大家的討論圍繞在團隊如何提供學習成長的機會;假如團隊成員每一個人都能在各方面領域有夠水準的表現,那麼團隊必然會有高效能的產出。不過同人在過去的軟體專案開發經驗中體驗到,讓成員學習成長是一條艱辛且漫長的路,領導者必須有耐心提供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來促進成員的學習成長,否則很容易適得其反。這讓同人想到從另一種觀點去思考跨領域團隊的問題,我認為也許不是期待成員具備跨領域的技能,而是運用限制理論的觀點來突破團隊效能的瓶頸。 閱讀全文

分類: 利害關係人, 問題解決, 學習, 專案團隊, 思考, 溝通, 生活感觸, 開發流程 | 發佈留言

以易理看司法關說

當陰氣強盛,自以為是龍但其實未離陰,必然會走向交戰的局面,當然結果是兩敗俱傷。但這也讓我們看到,王金平院長的柔軟身段,可能也只是不願屈服的手段。因為他的行為和他宣稱真的忠黨愛國並願意服從黨主席領導是背道而馳的。即使他說馬江為他「逆增上緣」,但他沒有「寵辱無驚,去留無意」的情操,卻是顯露對權位的戀棧。 閱讀全文

分類: 佛法, 問題解決, 思考, 易經思維, 生活感觸, 組織, 衝突, 領導 | 發佈留言

一次到位是什麼?

政治人物說治水要做到「一次到位」,而我心中的疑問卻是「治水這東西我明白,但『一次到位』是什麼?」。 閱讀全文

分類: 利害關係人, 問題解決, 新聞, 生活感觸, 系統思考, 職場 | 發佈留言

狡兔死必然走狗烹?

同人認為「飛鳥盡,良弓藏;狡免死,走狗烹」的恐懼會凝結解決問題的創意,取而代之以預測解決方案的程序與制度,這將使個體乃至於整體發展的停滯與僵化為代價。就像塔羅牌惡魔原型給自己套上枷鎖一樣,沉迷於物質表相而喪失心靈內在的力量,而必然會停滯發展逐漸走向衰退而招致失敗的厄運。 閱讀全文

分類: 問題解決, 學習, 專案團隊, 思考, 新時代, 易經思維, 生活感觸, 神話, 組織, 職場, 領導 | 發佈留言

崇尚成功與不滿之情

崇尚成功的想法會讓人迷惑而失去做自己的自由,反而花費時間和努力去達成外界的期望,為了更穩定的收入、安逸的生活、以及身份、名望和地位而不敢面對內在做真實的自己,這並非明智之舉。要成為有智慧的工作者,要注意不要一心一意只求成功而不惜以喪失生命創造的自由為代價。 閱讀全文

分類: 利害關係人, 問題解決, 專案團隊, 思考, 新時代, 溝通, 生活感觸, 神話, 職場, 衝突, 閱讀, 領導 | 發佈留言

為什麼敏捷沒有效?

敏捷為什麼會沒有效?同人以為不是因為敏捷不適用,沒有依據現實環境來調適敏捷方法及實務、或是沒有讓成員熟練調適過的流程,都會導致敏捷的失誤。然而再大的失誤都比不上忽略外部觀點的優越感、過度樂觀、和認為一切都在掌控中的心態作祟。敏捷不需要依賴技術、效率與控制,而是重視關係的相互信賴、整體協調與參與促成良性互動,因為後者會讓人回到外部觀點的具體和客觀,它們比前者更能發揮較大的力量。 閱讀全文

分類: 利害關係人, 品質文化, 問題解決, 學習, 寫作, 專案團隊, 思考, 溝通, 生活感觸, 組織, 職場, 開發流程, 閱讀 | 發佈留言

明智的反抗

明智的你並不需要因為挫折而「火大」,不過它的價值卻是帶來認識完整個人的機會,強迫你正視和面對你不能認同的陰影投射,那是屬於你個人的本質真相。完整並非完美,而是讓你全面整合你的思想和情感,以經驗體現到整體生命存在的圓熟。你的挫折只是因為你相信了片面侷限思維所創造出來的實相,然而對於你而言,它並非真相而只是信念而已。 閱讀全文

分類: 佛法, 問題解決, 寫作, 思考, 新時代, 新聞, 生活感觸, 閱讀 | 2 則留言

指責的妄念成真

用「互為因緣,相互依存」的智慧看待社會上相互對立的指責,我們會知曉那些都不是真相而是幻相,只有信以為真才會讓我們經驗到妄念成真的經驗,我們可以擴大覺知來破除這些經驗,因為它們不是真實的,我們也不需要體驗它們。取代二元對立的批判,我們需要在對話中尊重差異的個體,使用一致的原則讓人體驗到更大的整體,這樣才能覺知到智慧的真實面貌。 閱讀全文

分類: 佛法, 問題解決, 思考, 新時代, 新聞, 溝通, 生活感觸, 衝突, 領導 |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