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遞智慧的火炬

志威兄 Aug 9 日前在〈技術創新的意義〉的迴響中提到:

「成就感」與「慾望」是人類向前進步的兩種動力,就像光與暗的兩面。不論技術、行銷,最終目的也都是為了幸福。要成功創業技術與行銷,兩者缺一不可。

同人非常認同志威兄的觀點,不論技術或行銷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幸福,因此要成功創業,技術與行銷兩者缺一不可。然而,志威兄運用光明與黑暗來比喻成就感與欲望的相對關係,倒是個有趣的比喻,也讓同人想到一些延伸觀點,也就是行銷與技術相互傳遞智慧的火炬。

如同志威兄所提到的,成就感與欲望是人類向前進步的兩種動力,就像光與暗的兩面。一方面技術帶來創造人類文明的成就感,另一方面行銷也關照了人性需求的欲望。因此,從志威兄的觀點來看,成就感與欲望是相互對待的,它們是一體兩面的。然而,從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來看,技術所帶來成就與行銷所滿足的欲望卻相繼點燃了人類文明的火炬,傳遞了智慧的火光。

我們可以從《易經繫辭》來瞭解中國古代人類文明的演進,是從早期的漁獵時期演變成農業時期,然後發展成市集而產生商業,然後再更進一步發展成為農業經濟體系。

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作結繩而為罔罟,以佃以漁,蓋取諸離。

包犧氏沒,神農氏作。斲木為耜,揉木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蓋取諸益。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蓋取諸噬嗑。

神農氏沒,黃帝堯舜氏作,通其變,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

-《易經繫辭下》。

從這樣的發展歷程中我們不難體會到,人類發展在跨越時期的過程中,往往會面臨典範轉移的不連續之重大變革。而在此過程中,科技往往促成了商業的更進一步的發展,而從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說,人們的需求也促成了科技的進步,它們的關係不只是相對的,同時也相輔相成、彼此互賴的。

例如,在漁獵時期,人們逐水草而居。久而久之,人們希望能安居樂業,不要再四處飄泊,於是發展了農業技術與市集的概念。而為了提昇農業的效率以提昇生活的品質,於是發展了桑蠶技術與精緻農業來增加農業的經濟價值。科技與商業共同點燃了人類智慧的火炬,產生了溫暖而明亮的火花。

科技產品與服務的發展不也正是如此?當創新者挖掘出新產品或服務後,必須有賴後續行銷活動繼續點燃市場的熱度。換著角度來看,當市場需求殷切,也需要相對的技術發展來點燃新產品或新技術的發展。所以,科技產品與服務的發展,技術與行銷必須相互接續,共同傳遞智慧的火炬。

點燃智慧的火炬,正如同人很喜歡的神話故事,普羅米休斯之故事情節一樣,展現出為追求人類進步而犧牲自己的偉大情操。這一位先知者,教導人類許多知識,同時到天上為人類盜取火把。因為當時宙斯禁止人類用火,因此當宙斯發現了人間燈火通明之後,普羅米修斯的行為觸怒了宙斯,於是懲罰普羅米修斯每日必須承受鷹啄食其肝之苦。

追求科技的進步,正是普羅米修斯的精神,為了求得真理的智慧,為人們帶來光明,照亮人們生活的黑暗,然而自己卻必須承受勞苦的代價,這樣的情操是令人感動的。普羅米修斯為人們點燃了火炬,人們所需要的正是把這個智慧的火炬傳承下去,也就是用技術與行銷來點燃我們心中的成就感與欲望,讓它們來照亮我們的生命。因此無須懼怕黑暗,其實它並不是光明的反物質,它只是沒有光的狀況呀。

Powered by ScribeFire.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分類: 思考, 生活感觸, 策略, 行銷。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