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找到好點子,就可以讓我開創出一番事業」,是許多創業者在開始創業時,深信不疑的基本信念。然而,最近獨孤木寫了一篇〈樂觀〉,提到創業者常以創業家自居,聽不進旁人對他的忠告,而直到自己碰到挫折以後,才會用較務實的態度來經營自己的事業,然後才能找到讓自己可以突破逆境的點子。他認為創業者未經失敗教訓的樂觀其實是一種無知:
我自己走過一遍,我現在的體會是,那不叫樂觀,那是無知。
要等到你好好去聽市場的聲音,然後客觀地去看待問題,然後朝著目標努力,不屈不撓地抱持希望,這才是真正的樂觀。
而在這篇文章的迴響當中,Ken 則提出了一些朋友的寶貴經驗,說明了有市場的創業才會成功,而沒有門檻的點子,不算是好點子。因為那樣很容易讓競爭對手模仿,最終將會演變成價格競爭的惡性循環。
從以上的觀點我們不難發現,創業並不容易,創業者必須面臨想法不被市場接受的風險、以及努力成果被競爭對手抄襲的風險。而真正敢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有勇氣向困難挑戰,並具有突破困境智慧的創業者,才能成就自己的不凡,同人認為,創業成功最重要關鍵在於創業者是否具備足夠的膽識吧。
正所謂「英雄氣短,兒女情長」,有才能及膽略的人往往因為兒女柔情而顯得志氣沮喪。志威兄曾經說過創業是許多人的一個夢想,他提到了:
創業對於許多人來說一直是個夢想,尤其是身為領人薪水的上班族。常會在心中認為老闆總是無法看到自己的付出,而自己所領到的薪水與付出不成正比。期望有一天睡起來老闆能良心發現,幫每天做牛做馬的自己加個薪水。或期望有一天累積足狗實力與資金後,能脫離老闆的「魔掌」。
不過,根據同人的觀察,多數的人還是選擇安於現狀。許多有能力的人,雖然對老是為人作嫁的情況下發出不平之鳴,但要真正提起勇氣開創自己的創業之路,其實還是會顧慮相當多的因素的。尤其是要放棄雖不滿意但至少穩定的收入,以及要面對生活上的擔憂與對家人的責任及情感包袱,選擇創業還是困難的抉擇。我所觀察到情形是,真正讓人會下定決心走向創業之路,其實是在爭那一口氣,用行動來落實自己的理念,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
因此,一開始創業的人,通常很難客觀地評估情勢,也很難理性地分析問題,他們所憑藉的其實是勇氣、決心與信念。如果想得太多,他們就會開始裹足不前,結果什麼事都做不成。當年,同人的占星學啟蒙老師曾經邀我與他合作在網路上為占星教學的事業而努力。他看好網路教學的商機,也對自己的占星學很有信心,相信在網路上必定可以創立自己的一番事業。
然而,同人依照自己對網路的理解,卻無法如此樂觀地看事情。站在師生情誼上,我願意對老師的事業提供支援,但要我放棄我自己的軟體開發的正職,用以全心投入網路占星教學及技術支援的工作,我實在沒有辦法冒這麼大的風險。因此,我拒絕了老師的邀請,當然老師還是自己創造了他的占星學院,向我證明他的想法是可行的,然而,我卻一直認為他的創業之路倍感艱辛。
同學也曾告訴同人,他創業的心路歷程。他在職場上經歷了與大老闆政治鬥爭,在爾虞我詐的過程中,深深對職場上的厚黑治事不以為然,並且對台灣的企業家感到無比灰心。因緣際會,他巧遇了過去他曾入股的一家公司的負責人,和他繼續合作。但卻因為對產品開發的方向的見解有歧異,為了實現他的理念,他背負了龐大債務成立了新公司,後來,這些債務差不多都已經還清了。
這兩個例子說明了創業者運用勇氣與決心來實現信念,換句話說,害怕失敗的想法卻會讓人停下來觀望而一事無成。同人記得在 EMBA 的生產作業管理的課堂中,教授曾提到過,他當年曾運用生產作業管理的理論用在公司經營上,但公司最後卻倒了,所以理論並不能保證創業可以成功。財務管理教授也不只一次地提醒我們,當我們學的愈多,我們就愈不敢貿然採取行動進行投資,因為我們會擔心風險,害怕失敗帶給我們的衝擊。
不擔心害怕就不會失敗嗎?子曰:「暴虎馮河,死而不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論語述而篇》),沒有足夠的勇氣,就不會有創業的動力。然而,創業如果只有匹夫之勇,缺少謀略與計劃也是不夠的。同人相信,樂觀與無知之間應該是存在著一條界線的,當創業者抓住了這條線,他便掌握了事業賴以成功的智識。
要如何找到這一條界線呢?同人認為創業者必須先覺察自己的狀況:我的風險容忍度在那裡?如果我是風險愛好者,高風險意味著高報酬,風險愈高同時也意味著門檻高,沒有人膽敢像我一樣敢冒險。換個立場來看,如果我是風險規避者,步步為營,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只有謹慎才能避免因為孤注一擲而造成的意外損失。不打沒有把握的仗呀!這正是《孫子兵法》中所言的「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的致勝關鍵呀。
如果勇氣代表創業爆發力的激發,那麼智識就象徵了創業過程中,續航力的維持。就如同圍棋對弈在攻殺過程中,對無法取得足夠做活眼位根據的棋形而言,儘可能地長氣總是第一要務。否則,自己在身處險境的狀況下,還只是一味地攻擊,想緊對方的氣來吃掉對方,卻忽略了自己的氣數比對方還少,這種有勇無謀的行為的後果卻只會讓自己先被對方氣盡提取罷了。同樣的道理,創業者如果只見爆發力的激發而不見續航力的維持,不能創造出可以讓事業存續下來的價值,那麼希冀未來可以一擊致勝的想法其實是令人擔憂的呀。因此,「要搞就要搞大的,我一定會成功」這種想法只有在最後才會知道這是神奇的預言,還是不切實際的空想。然而,這樣的賭注未免下得太大了呀!
Powered by ScribeFire.
從創業至今約經過了1年
想分享一些心得給想創業的朋友
1.我認為創業在興奮感消退之後才真正開始
2.當初想的好點子,後來發現很多問題是正常的
不要放棄,繼續想,會有滿高的機率可以解決那些問題
而且常常可以想出更好的方法跟點子,但如果真的不行
不要硬幹,很容易跟同伴拆夥
3.至少可以忍受1年沒有固定收入
4.需要常常跟「不確定感」跟「無力感」交手
5.如果你覺得6個月會完成,那最好多留6個月的緩衝時間
(相信我,雖然你天資聰明看很多書,工作經驗又很多年,
但你沒想到的絕對比你想到多非常多)
6.如果你是偏理論派但有不少實務經驗
那你的同伴最好是商業敏感度高且行銷業務能力強的人
7.都準備好了再出手,不要隨便浪費關係與資源
都是高人,我现在也是给别人打烦了,想一个人出去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