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鴨的啟示

在〈被貶抑的猴性〉這篇文章中,同人提到了「煩惱即菩提」的觀念,猴性正是為了成就佛性而生,在降服猴性的過程中,我們將如實地體驗到真實的佛性。猴性是一種獸性,而佛性則是道德合一的生活體驗。正巧,上週在剛寫完這篇文章後,剛好欣賞了鱷魚鴨的故事,並藉此體會到了從獸性成就道德合一的生活體驗之啟示。

鱷魚鴨是兒童行動劇中的一個故事,它是由育達幼保系的學生所演出的節目。在上週六,同人與老婆帶著女兒去參加某個組織所主辦的親子活動,剛好讓我有機會看到這個表演。鱷魚鴨的故事是說一隻小鱷魚流落到鴨群中,認定自己就是鱷魚鴨來保護牠的家人,並修理了三隻想要吃掉家人的壞鱷魚。

鴨媽媽孵出了三隻小鴨子,可是第四顆蛋所孵出來的小寶寶為什麼長得不像鴨子,反而倒像鱷魚,而且牠的力氣大,姐妹們搬不開的石頭,牠卻輕易地舉起來了。雖然如此,鴨媽媽還是將這個奇特的小寶寶,當成自己的寶寶在疼愛,一家人過著快樂幸福的日子。

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這個奇特的小寶寶碰到三隻鱷魚。牠們說牠不是鴨子,而是鱷魚,不然怎麼會有和牠們一樣有粗糙而厚實的皮膚,尖銳的利爪與牙齒呢?牠們告訴牠,牠應該把以為是牠家人的鴨子帶到河中來,讓牠們可以潛伏在水下並發動突襲,把那些鴨子吃掉。

牠不相信牠是凶惡的鱷魚,因此無法接受牠們的說法,牠質問牠們:「為什麼我要聽你們的呢?」。牠們訕笑著說:「因為我們是同類的呀,應該互相幫助呀」之後揚長而去,留下困惑的小鱷魚當場不知所措。

小鱷魚不斷地問自己:「我到底是誰,我真的是如牠們所說的鱷魚嗎?可是家人對我那們好,我怎麼能害牠們被那些壞鱷魚吃掉呢?」。後來,牠終於想通了,牠認為牠不是鱷魚,而是鱷魚鴨,並覺得那些壞鱷魚太可惡了!竟然想利用牠來加害牠的家人。牠想到了一個好方法,打算好好地教訓那些壞鱷魚。

第二天,牠告訴家人壞鱷魚的計劃以及牠的計謀,帶著牠們到了河邊,正當那些壞鱷魚出現準備攻擊那些鴨子時,冷不防鴨子們進行石塊攻擊,結果使得鱷魚們落荒而逃,最後,故事的旁白告訴大家:「請珍惜與愛護你身邊的家人」。

同人覺得這個故事編得很有意義。當然,實際上,鴨子與鱷魚的差異很大,要成為一家人相處融洽的機會可能不大。但這個故事卻突顯了愛的力量是超越了個體的差異性,差異性的存在證明了愛的本質。在過程中,選擇了愛,就能跨越了先天上的隔閡,而這個歷程就是無私道德力量的實現

從「鱷魚鴨」個人的角度來看世界,有感於鴨媽媽的母愛與鴨姐姐的手足之情而產生了牠對家庭的歸屬感與認同感。牠絲毫不認為彼此是有差異的,即使彼此間真的存在著差距,但它只會變成貢獻自身所長以抵禦外侮的能力,而不會變成認為我高人一等或受到歧視的偏見。所以,我是家庭的一份子,家人受到傷害就等於我受到傷害。這是同理心,也是合一的道德體現,但這樣的體現卻是需要差異性才能讓我們感受到它的真實內涵

然而,如果沒有破壞者的介入,就無法證明愛的本質。因此,三隻壞鱷魚所扮演的角色是要讓鱷魚鴨明白到,什麼不是牠所是的!這不是指牠的生物特質,而是心靈狀態,牠不要當一隻只有獸性而為虎作倀的鱷魚,而是要成為心存對家人之愛的鴨子,即使牠明知道確實牠和家人存在著差異,但這些差異並無法阻擋牠愛家人的能力。所以,成就鱷魚鴨的道德行為必須要有這三隻壞鱷魚,重點並不在鱷魚鴨牠本來是鱷魚或鴨子,而是牠身處在矛盾下的抉擇是什麼

人類自許為萬物之靈,自認為有明辨道德是非的能力。然而,在行為抉擇的過程中,卻很容易因為執著歧異性而產生迷惘,認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認為道德只適用於同類者,而用來對待異類者是不必要的。同人認為這種狹隘的道德觀,其實只是代表著我們的文明進化仍有待加強。

記得多年前,看過一部片子《酷斯拉》,劇中提到因為人類的疏忽,讓蜥蝪受到幅射線的照射而引發基因突變,使蜥蜴變成酷斯拉而造成人類的浩劫。同人對這部片子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當男主角在酷斯拉即將盡數消滅時,看到這隻龐然大物看他的眼神中充滿了疑惑。我當時的感受是,這些生物也只是為了自己的生存,而一切都是人類惹的禍,我認為我們應當深切反省:在我們取用地球資源的同時,我們也應該多多關懷一下環境,並且尊重其它生命的生存空間。

無法接納不同種族之間的差異性,往往會為人們帶來悲劇。在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金庸筆下的喬峰就是一個悲劇英雄,他只因為並不是漢族,武林中人都認為他會對中原人士不利,於是加以排擠,而最後,他卻在左右為難之際,選擇犧牲自己來阻擋宋金兩國的戰禍。當然,小說是杜撰的,但從歷史殷鑑來看,人類社會的紛爭,表面上好像是因為歧異的存在而產生無謂的紛爭,但實際上,卻是因為無法用一視同仁的方式來對待與我不同的個體,用爭鬥的態度來解決問題,而無法和平共處並透過相互合作來創造合一的經驗。

然而,存在必有其價值。雖然,狹隘的道德觀為人類帶來許多無法磨滅的災禍與傷痛,但它存在其實是具有正面的意義的。它讓我們理解到強取豪奪並不能讓我們生活的更好,相反地,卻會讓我們遍體鱗傷;唯有接受差異性才能讓我們共創雙贏,在自我實現的過程中同時也創造了全體的共同進步

尊重每個獨立的個體,每個個體都不會是別的個體的附庸,我並不比別人優秀,別人也不見得比我低下,但以完整性而言,我們是相互依存的。當建立起彼此之間相互信賴的關係,我們就能從過程中體會到合一的道德經驗,我們的生活也就變得更美好呀

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
分類: 思考, 新時代, 生活感觸。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

在〈鱷魚鴨的啟示〉中有 3 則留言

  1. 撒旦表示:

    煩惱即菩提,這就是文殊的智慧法門。同人兄巧妙地拿來解說例子裡的鱷魚鴨能看清自己內心智慧,令人佩服!

  2. cyber runner表示:

    的確發人省思
    接受差異性才能讓我們共創雙贏…
    希望成為一種共同的觀念
    這樣才會有未來呀

  3. jim yeh表示:

    歡迎 Satans 兄及 Cyber Runner 的到訪,也感謝兩位的迴響。

    @Satans:我發現一個有趣的地方,煩惱即菩提,正說明了人面臨瓶頸尋求智慧以求突破的過程。用八字或占星的角度來說,正是子丑合土,也就是土星(子宮)與天王星(丑宮)之日纏與月建兩大系統的結合(請參考我在另一篇文章所提的地支六合的觀念)。所以,Satan 正是土星的名字,您的回應算是一個神奇的巧合哦。

    @Cyber Runner:正如您所言,共同的觀念為創造未來而生。差異性並不是問題,而在於無法接受差異性而形成一致性的觀點。其實,天下本無事,只是庸人自擾之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