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日參加在西湖圖書館舉辦的「攜手渡過,憂鬱症bye-bye!」的專題講座。這場講座是由台北市立圖書館西湖分館、與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臺北分事務所合辦,並邀請到資深心理治療師李韋蓉老師教大家認識憂鬱症。
講座時間是 2:30 到 4:00 在西湖圖書館四樓音樂廳舉行,當時的氣候涼爽怡人,讓同人在美好的午後時光中,對憂鬱症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要遠離憂鬱症,千萬別在臨睡前反省。
講座開始李老師先讓我們看一部 40 分鐘的短片,這部影片《記錄》由鈕承澤導演,主要演員有彭于晏、阿 BAN、張鈞甯。劇情是敍述三人在大學生活中,彼此存在友情及愛情的糾葛。在影片放映之前,李老師要大家注意影片中男主角的憂鬱症的症狀,以便在觀賞完影片之後互動討論。
劇中彭于晏飾演阿翔和張鈞甯飾演瑋瑋是一對情侶,他們和由阿 BAN 飾演阿翔的死黨小棋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三個人的感情非常好,在一次為瑋瑋慶生的場合中,三人誓言要永遠在一起。
不過小棋後來發現他對瑋瑋日久生情,發現他會嫉妒阿翔和瑋瑋的感情。後來就在阿翔和瑋瑋發生了嚴重爭執,小棋親吻了瑋瑋,這樣的舉動讓瑋瑋指責小棋對好友的背叛,後來阿翔知道此事之後就帶著瑋瑋搬家,聲稱他們再也不想看到小棋這個人。
在好友的決裂、再加上自己不斷自責的雙重陰影下,讓小棋得到了憂鬱症。他失眠、全身上下莫名的疼痛、一直回想過去的景況並常聽到阿翔和瑋瑋的聲音、還在自己吃不下東西的情況下,強迫往自己口中猛塞食物,結果讓吃下去的東西都吐出來,做出傷害自己的行為。
小棋失去求生的意志,他想要自殺來結束這一段痛苦的折磨。然後就在這時,阿翔出現了,他說他很痛恨小棋對自己的背叛,但看到小棋變成這個樣子,實在無法狠心切斷彼此之間的友誼,他要彼此回到過去的關係。
小棋後來跟鈕承澤飾演的心理治療師分享他聽到阿翔說這句話的感覺,是帶著心疼和不忍心的難過心情之後,他也慢慢走出憂鬱症的陰霾。小棋終於發現他可以繼續向前走,不論阿翔和瑋瑋是否在他身邊,他都會珍惜和他們之間的友情,並且把他們視做生命當中重要的人。
看完影片後,李老師問大家影片中的小棋得到憂鬱症,在身體上出現了那些症狀。同人回答有失眠和全身上下莫明的疼痛等症狀,李老師說沒錯,生理和心理是相互關聯的,心理的問題很容易藉由身體的疼痛表現出來。
李老師還問大家知不知道當我們承受壓力的時候,我們身體上什麼地方會最先感到不舒服?有些人提到胃部會不舒服,李老師說沒錯,她還提到她認識一位過去得過憂鬱症的心理師,他有 180 多公分高的身材,但當他得到憂鬱症時,連一根指頭都沒辦法舉起來。
李老師指出得到憂鬱症的人,和凡事要求完美的性格很有關係。這種性格的人,對自己的要求很嚴格,對世界的看法很極端;認為不是全有就是全無、想法缺乏彈性;指生活不能接受半點錯誤。李老師說最喜歡在睡前三省吾身的人,最容易得到憂鬱症。
後來李老師指著她的簡報的一張圖,據說是來自《死亡筆記本》漫畫(同人並沒有看過)的一張圖,圖中的左右對稱部分,分別有一樣的男孩坐在同樣的沙發上,唯一不一樣的是男孩頭頂上方的圈圈,右邊的比左邊的還要大。李老師說這一張圖是代表每個人面對相同的問題,所產生的困擾都不一樣大,有的人覺得天塌下來都不用煩惱,但有的人會把煩惱擴大到他們的整個世界,使自己無法自拔。
李老師問大家最近台灣最憂鬱的人會是誰?答案不用說,當然是楊淑君了。但李老師要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楊淑君,被誣賴而受到冤判失格,從 0 到 100 分,會得到多高的憂鬱分數?結果她問了在場的學員,分數從 75 到 90 分不等。李老師說,這就代表人對事件感到憂鬱的程度其實是主觀的,所受到的影響是因人而異的。
每個人不同的個性,加上不同的家庭、朋友、及社會上的支持,造成憂鬱症的風險就不一樣。在旁人的眼中,也許覺得不要從負面的角度去看事情,但身處在憂鬱症風暴中的人,就是沒辦法看到世界不像他們看到的那麼糟。他們自我設限,但身邊的人就是沒辦法改變他對世界的悲觀。
為了要幫助身邊受到憂鬱症困擾的人,李老師教我們要懂得分辨憂鬱症和短暫憂鬱、以及憂鬱症和焦慮症的差別。一般而言,當人對事物感到憂鬱時,產生相關的症狀達二週以上,而且影響到正常生活時,就算是憂鬱症應該尋求專業的協助。而憂鬱症和焦慮症的差別,在於憂鬱症所煩惱的是過去的事情,而焦慮症則是對未來的事件擔心。這時候同人想到並問起躁鬱症和憂鬱症的關係,李老師說躁鬱症是憂鬱症加上躁症的部分,屬於重度的憂鬱症。
治療憂鬱症比較好的方式是藥物和心理治療雙管齊下,藥物可降低腦部活躍的反應,再加上心理治療可以得到更高的治療效果。平均而言,憂鬱症的好轉要從開始服藥要四週到八週,但憂鬱症自殺率最高的比率是服藥見好轉後停藥的時候。
李老師告訴我們會這樣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藥物可以讓身體功能回復,使得原來沒有力氣的患者有能力自殺。另一個原因是體會到憂鬱症復原的漫漫長路,不知道還要承受這樣的折磨多久,再加上憂鬱症的患者都很好強,不喜歡成為家人的負擔,而很可能會選擇自殺這條路。李老師還說或許是因為男生比較好面子,自殺成功的比率比女生還要高。
要和得到憂鬱症的人溝通,李老師教我們要關心他們的感覺,而不是提供他解決方案。就像影片中心理治療師要小棋說出自己的感覺,而讓他想通要自己要如何往前走而不是執著過去的不能改變。不過不同性別也有不同的溝通方法,女性是訴諸感受,而男性則是要談事情再慢慢帶到感覺,或以自己的經驗來引導他的感受,因為男生多半不會輕易主動表達自己的感受。
聽完了這場講座,同人覺得對憂鬱症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原來憂鬱症並不是因為人表現他脆弱的一面,反而是表現得太堅強而讓自己心理無法承受自己所給予的強大壓力,所以千萬別在臨睡前反省自己的過錯。但那是不是代表人不該「吾日三省吾身」?
李老師對同人的這個疑問回答:自我反省是好的,但我們可以在任何時間反省,沒有必要在睡前想那些自己的錯事,讓自己心中充滿負面的能量。沒錯,所以睡前可以靜坐而不是反省,李老師也認同睡前靜坐是很好放鬆心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