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臺北市立圖書館內湖分館參與了一場親職教育活動,由國際家庭生活教育中心所規劃「如何帶領父母或照顧者學習:控制理論的課程」雖然由於參加的人數不多,未達推廣此活動所需的最低人數,不過感受到西湖圖書館主任、與主講者的熱誠,加上體會到這個課程的重要性,每個參加者都很希望課程可以持續下去。
在集思廣義之後,大家決定調整了上課時段,由原來的四周的禮拜六全天改為周六的下午,並加入較為生活化的副標題,以爭取更多有興趣的人來參加本課程。當然主講者也讓大家對控制理論有初步的認識,並與大家座談如何解決生活所碰到的親子問題,令人受益匪淺。同人覺得有必要將這個課程的訊息分享出去,希望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訊息而助於此課程的推廣,讓課程可以繼續下去並讓更多人受益。
在參加前,同人從活動簡章看到,控制理論好像是葛拉塞博士所創立的理論。這讓我想到過去閱讀葛拉塞博士所著的《是你選擇了憂鬱》,一開始就提到現今社會並不需要以控制他人為導向的心理學,而是需要自主選擇自己生活同時維繫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心理學,於是提出了「選擇理論」。因此,我對控制理論感到好奇,對我的好奇心,老婆說:你來參加不就了解了嗎?於是我報名參加了這個活動。
以上的經驗,同人在為了讓大家相互認識的自我介紹中分享出來。主講者呂麗絲老師則表示控制理論是最早提出來的觀念,爾後才延伸為選擇理論,因此控制理論是選擇理論的基礎。控制理論並非要操控他人,而是要控制自己,唯有在自己可以控制自己時,我們才有能力選擇我們理想的生活。
因此,控制理論是用來用來分析自己的有力工具,來避免用情緒來反應事件而讓事情失去控制。呂老師指出,事情之所以會失去控制,多半是因為我們不了解對方行為的意圖是什麼,而其根本原因是因為不了解或無法正視對方的內心需求。
舉個例子來說,老婆分享帶著將近二歲半的女兒前來,表示很難控制她會乖乖坐好而不會吵鬧,因此只好任由她撕掉我們帶來讓她塗鴉的紙張。呂老師則說,女兒這樣的行為是為了她需要安全感,也就是在我們身邊讓她覺得很安全,讓她可以很自在的探索她的世界。因此不需要糾正她撕紙的行為,否則她會無法感受到安全感反而顯得焦躁不安。
呂老師還提到,控制理論是用來認清自己想控制的感覺、想法、與行為,然後進一步分析自己的需要與意圖,了解如何選擇用比較有效的方式來實現自己「心裡的畫面」,而不是讓那些想掌控的情緒來「反應」而造成對立,因而造成阻礙使我們心裡面的畫面無法實現。
同人很能夠理解呂老師以上提到的觀念,她所說的讓人不難從過去讀過的「選擇理論」去了解,只是我發現瞭解理論與實踐理論是兩種很不一樣的層次。
在同人還沒當爸爸之前,一直以為要用新時代的觀念與選擇理論的觀念來教導我將來的孩子,直到女兒從襁褓漸漸長大之後,才發現這其實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這次半天的課程的收穫是讓同人見識到更柔軟而更生活化的自我覺察與認知,除了理論的暸解之外,更需要具體落實在生活應用的實踐與紀律,而這些都是要身為父母的我們好好學習的。
同人希望女兒在快樂無憂的環境中健康地成長,所以我相信這樣的課程對我們一家人都很重要;讓每一份子都能獨立自主,擁有自己生命控制的能力,同時互相信賴而充滿愛與幸福的感覺。如果這也是讀者您的希望,可千萬不要錯過這次的機會呀。
活動訊息
臺北市立圖書館內湖分館親職教育活動:控制理論研習
前言:看到父母或照顧者傷害、打死孩子的慘案層出不窮,令人心瘁、心痛。無辜的孩子都是父母失控的受害者;這不會是最後一則家庭親子慘劇。為了能減少悲劇的漫延、建立父母或照顧者的信心與互動能力。國際家庭生活教育中心特別規劃:如何帶領父母或照顧者學習:控制理論的課程,由臺北市家庭生活教育推廣協會結合臺北市立圖書館內湖分館一同邀請有意學習本課題的家庭成員報名,大家一起來提升父母的信心與主導能力!讓孩子健全的長大成人。
- 目的:協助家長提升親子互動及溝通技巧、教養知能,以增進親職功能,改善親子關係。
- 邀請對象:未滿18歲兒少之家長25-30人。家庭遭逢變故或高風險危機情事之弱勢家長優先。
課程上半部:
2009/6/20 主題-我們心裡的畫面 :什麼是給父母的控制理論?控制理論的自我檢測、控制理論的成長(親職)團體、控制理論的工作坊、讀書會活動
2009/6/27 主題-你在做什麼?什麼是有效益的行為?什麼是有責任的行為?
2009/7/4 主題-尋求新的選擇:方向重整系統
2009/7/11 主題-給父母的建議討論 / 報告 —特定需要與不同控制的感觀
課程下半部時間未定:
主題-葛萊莎 博士常被問的問題: 父母應該介入孩子的生活中嗎?
主題-合理的控制?有效的行為?以賄賂來解決問題?
主題-擁有自己生命控制的能力。
不做『造成子女在生活上易失去控制的事』
不幫『造成子女在生活上易失去控制的事』
學員講議和助益習題 :
主題:現實療法的8個步驟
check point使用控制理論時常見的問題。
講師姓名:呂麗絲
學歷:中興大學中文系、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人類社會學院人類發展和家庭研究研究所。
經歷:
- 1988年接受甄選,成為國內第一位領有NCFR美國家庭關係協會頒發合格証書的CFLE『合格家庭生活教育家』。
- 現為美國家庭關係協會國際組及家庭教育組會員。
- 現任國際家庭生活教育中心主任、美國家庭關係協會臺灣分會負責人。
- 臺北市政府第一屆家庭教育推動委員會委員。
- 臺北市婚姻教育專案小組委員。
指導單位:臺北市政府社會局
主辦單位:臺北市家庭生活教育推廣協會、臺北市立圖書館內湖分館
上課地點:内湖圖書館視聽室
聯絡資訊:地址:臺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6段99號6樓
電話: 27918772 傳真: 27953876
e-mail: j11@email.tpml.edu.tw
自動引用通知: 同人的生活派對 » Blog Archive » 關於認清意義
自動引用通知: 同人的生活派對 » Blog Archive » 加強對生命的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