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臉書看到以前教過同人,曾任臺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院長的吳宗成教授在臉書分享算計與計算的弔詭,啟發同人思考在管理上的應用,讓我以這篇文章分享整理後的讀後心得。
吳宗成院長在臉書的分享中提到:
「算計」(plot)與「計算」(calculation)的paradox:簡單的名詞,往往也都是複雜的動詞。「計算」可以當作是「算計」的處理元件,而「算計」可以視為是「計算」所建構出來的策略系統。失算的「算計」不是「計」,失計的「計算」也不是「算」。有時面對複雜的管理意涵,只要使用簡單的計算即可輕易下手而得到答案(mathematical model屬之)。有時面對簡單的管理意涵,反而要採用盤根錯節的算計,必須繞一個大圈子,才能夠得到預期的結果(mental model屬之)。天下本無事,只有庸人才會自擾之…
吳院長還補充說「很多人很會『算』,但『計』在哪裡?也有很多人很會『計』,但『算』又在哪裡?到頭來,不都是一場『空』?」看到院長這段分享,同人馬上想到它和我先前才分享過《迂迴的力量》這本書提到觀念有些關連。我以為「計算」應用「理論廣博模式」來簡化問題,它是直截了當做法最常用的方法;而「算計」是應用「漸進調適模式」來調適方案,它是迂迴做法最常用的方法。
後來同人進一步想到院長說「失算的『算計』不是『計』,失計的『計算』也不是『算』。」我想到的詮釋是:「不能面對變化而採取適切的行動,空有計劃也不算是計劃,因為計劃沒有面對現實;沒有計劃的行動不算行動,因為行動莽撞缺乏紀律。」
網路上有網友俠影萍踪回應院長的觀點:「『計算』是個 instance,而 plot 是許多 instance 的 sequential process;隨後整個 process 的加總還要再『計算』。棋局就這麼一路擺下去。」院長表示俠影萍踪說的也有道理,他說「從computer science的角度來看,賽局理論(game theory)大多是「計算」與「算計」的交互作用。」
同人覺得可以用目的、目標、行動三種層面來詮釋俠影萍踪的觀點:計算是一個需要特定目標的操作,算計是如何整合各目標的策略,然而策略並非目的而是手段,故需要根據策略的結果來回饋調整計劃,以利採取有效的行動來達成目的。
就拿下圍棋為例,贏棋是目的,布局、打入攻防、死活攻殺、收官等都是算計,這些算計都有各自不同的目標而需要不同的手法來進行計算,比如說對方來掛角,我選用下某個定石,這是一種計算,不照定石下當然也是一種計算,不過當中也帶有某部分的算計,由此可知計算與計算在一局棋中有時候並不能明顯分割。
再如攻殺的緊氣、長氣、造眼、破眼也是計算。這些計算和勝負有關,但勝負更關鍵的地方是無誤的計算,放在有效的算計中,這時候 Do Thing Right 和 Do the Rigth thing 的觀念就出現了,下棋和管理學其實是相通的;算計的目的是為了做對事情,而計算的目標則是要求把事情做對。所以計無算不成,算無計不通。
還有其他網友吳肖玉提到:「實際的情形是有無盡的資訊,不是一個 close system,最終還是要冒風險賭下去,保持心情平靜,心態正直,以長遠計,才是上策」這段回應讓同人想到,計算或算計,常要取決於對方的應手是有限可以預期,或無限可能不能預期。理論上可以求得對大家都好的共好解,但為了怕對方不按理著手,反而使我方蒙受損失。這時候就需要算計而非計算了。
寫到這裡,同人還是想到拿下圍棋來舉例:下棋有時會下出問對方應手的棋步,由對方反應他的動向來決定我的最適策略,而不用苦心思考完美的最佳著手。此外,下棋還有套手,如果知道對方會識穿我的技倆,破我套手,我當然就不敢冒險一博。主要還是對方的反應無法預期,所以除了棋步的精確計算之外,還需要誘敵入甕的算計。
此外,同人認為通常理論廣博模式在非 close system 很難適用,因為可能的解決方案是無限的,而對手的反應也是無法預期的。這時候常常要使用迂迴的漸進調適模式,也就是行動、目標和目的之間的界線不會很明顯,有時候我們會發現達成目的所需要的行動和目標,本身就是一個目的,我們需要根據行動後的回饋調整目標,再重新行動來逼近目的。
以上是看吳院長「算計」與「計算」的弔詭,再加上同人融合《迂迴的力量》的觀點所體會到的想法,我覺得興味盎然,而且獲益匪淺。在工作中,我們常因為角色而堅持在計或算的執著,卻忘卻了自己所處的情境不能適用我們的計算或是算計,於是空有計而因無算不成,抑或是縱有算而因無計不通。所以當事情在僵持不前時,應該回過頭來思考問題本質,到底我們需要數學模式還是心智模式,讓我們心技合一而使問題迎刃而解。
想不到從 EMBA 畢業這麼多年之後,同人還能在網路上跟吳院長學習到東西,不斷更新管理上的新思維,感受到學問學無止境的樂趣,這種感覺真是讚呀。
自動引用通知: 軟體開發領導與管理的弔詭 « 同人的生活派對